|
詳情
教育部:以教育數字化助力教育強國建設發表時間:2023-07-14 09:56 近日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“權威部門話開局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,教育部負責人介紹了深入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相關情況。 據介紹,2022年,教育部全面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,集成上線了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,上線一年多來,平臺訪問總量超過260億次,現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資源庫。 教育部持續實施的“慕課西部行計劃2.0”,面向西部所有高校提供19.22萬門慕課及定制化課程服務,幫助西部地區開展混合式教學446.77萬門次,學生參與學習4.95億人次,教師參與慕課應用培訓183.24萬人次,有力縮小了區域教育差距,促進了優質資源共享。為滿足廣大師生和學習者對優質教育的需求,教育部將做好四大件事: 一是建設國家教育數字化大數據中心。教育部將統籌優質資源開發與公共服務供給、數字資源管理與應用水平評價,使國家中心成為數字教育資源的共享中心、教育公共服務的匯聚中心、數字資源的管理與評估中心。 二是強化大數據賦能教育教學。教育部將運用海量數據,形成學習者畫像和教育知識圖譜,更好地實現因材施教。加強數字教育環境下的教學研究,有針對性地幫助教師提高數字化教學能力、更好地創新和應用多元多樣的教育教學模式、測評方式,從而提升教學質量。今年以來,教育部正在探索開展數字支教賦能鄉村教育試點,已組織4所高校近百名志愿者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優質資源,面向4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1600余名學生,開展了信息技術和藝術兩個門類共190課時的數字支教試驗,取得了初步成果,試驗教學期學生滿意度達98.3%。教育部將繼續完善數字支教制度和流程框架,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。 三是增強教育有效公共服務能力。今年以來,教育部持續開拓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崗位資源,提升精準服務能力。截至6月底,平臺累計為2023屆高校畢業生舉辦線上專場招聘95場,匯集崗位信息1624萬條。據抽樣調查顯示,30%左右的畢業生通過平臺相關渠道實現就業。教育部還將充分運用慕課、微課、虛擬現實等多種方式,發展富于效率、充滿活力的社會大課堂。教育部將積極完善學分銀行,利用數字技術為社會學習者提供靈活多樣的繼續教育機會。 四是加強數字教育國際交流合作。教育部將推動搭建更多合作交流的平臺機制,加強全球數字教育政策對話,與各國共同探索數字教育的規劃、標準、監測評估,合作共建數字教育門戶,促進資源開源開放、共建共享。 (內容來源:央視新聞客戶端) |